馬格利特

 

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 1986-1967

比利時畫家,他十四歲開始學畫。 1916年,馬格利特進入布魯塞爾藝術學院學習在1922年,便在壁紙工廠做一名設計師。這時,馬格利特為了找尋題材,便開始留意身邊的事物。

1925,馬格利特決定為自己的繪畫風格找尋新方向,放棄抽象畫法。他喜歡以細心的安排,將不相干的事物並置,造成荒謬的感覺

1927年移居巴黎,正式投入超現實主義。他認為要打破理性秩序的視覺習慣,使畫中物體具有肖似性。因此馬格利特喜歡選用冷調的色彩、稀薄的平塗、界線明確清楚的繪畫式。

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基里訶的超現實畫作,他也是超現實畫派的畫家。馬格利特從他的畫中發現繪畫可以表達出畫作本身以外的東西。

 

 

 

【這不是一個煙斗】

 

他最有名的一幅畫是「圖像的叛逆」,畫的一個真實的煙斗,但是下面卻寫著:「這不是一個煙斗」。

他的畫作也想破壞物理世界的教條式觀點,利用概念矛盾的干擾,讓我們對作品的期待相反,他的繪畫擾亂了心智和生活間的妥協關係,並且顛覆了我們對空間的感受。例如下面的幾幅作品中,畫裡的靜物不是畫在畫布上,而是站在一面有框的空白畫布上。或是畫出三度空間和二度空間的矛盾,暗示真正空間和錯覺空間面對面時有某種對立的關係存在,探索了真實物件與繪畫幻象之間的關係。

 

 

幽靈般的風景

在《幽靈般的風景》Le paysage fantôme,1928中,馬格利特做了革命性的安排,這回,

文字不再是寫在阿米巴圖像中,也不是寫在一棵樹或是一個靜物上,他將文字「山」

montagne)直接橫寫在一個女人的臉上,一個沒有表情的女人的臉上,形成前所未有的張力。張力的來源或許能夠解釋,就像前面幾幅畫,這裡也發生了圖像與文字符旨的衝突

 

不可能之事

 

人的命運

 

情人1928

兩個接吻的人,被白布蒙住了臉部頭部,他們看不見彼此,怎能說是情人?這意味著:「愛情盲目」?還是「愛情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白布裡面隱藏的果真是人嗎?西裝下的必然是男人,而洋裝內的必定是女人嗎?為什麼我們會被兩個蒙臉接吻的人給嚇了一跳?

 

                                                              文字畫

 

 

強暴1934

馬格利特的圖畫本身就具有十足的震撼力,挑戰著我們的視覺經驗,例如《強暴》這張畫。看到這樣一張由性器官構成的臉,或是由臉暗示出的性器官,人體的重要部位可以相互交換,性器官出現在五官中與慾望最接近的「眼部」與「嘴部」,十足創意。這張畫可以引發的有關於女人、性別文化的聯想與討論將是多麼豐富,透過人體器官的巧意置換,圖像本身極為突出,「強暴」一詞的狹義定義可以取代圖像,與圖像產生連結,去解釋圖像;而它的廣義定義則有助於觀者連結出圖像的多元意義。

 

 

 

集體發明1935

《集體發明》是馬格利特以「海洋」為問題得到的答案。海洋前面有一條令人驚訝的人魚,它的確是「人」與「魚」的組合,但是不同以往「美人魚」的形象,我們看到的不是「人頭魚身」,卻是「魚頭人身」這樣罕見的組合。不是美豔優游於海中的「人魚」,卻是面無表情、躺在沙灘上、似乎動彈不得的「魚人」。這些微妙的轉換,讓我們驚訝之餘不能不重新思考我們對「人魚」的認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蕭老師畫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