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行旅圖

絹本水墨,206.3 x 103.3公分

故宮博物院,台北,台灣

范寬1020左右在世),本名中正中立(又作仲立),北宋畫家,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因為他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擅長山水畫,起初學習李成荊浩,其後能細心觀察萬物而融入作品、獨豎一格,與關仝、李成,同為北方山水畫派之主流。

范寬「谿山行旅」可以說是中國北宋山水畫中的傑作。圖中中峰鼎立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山的氣勢雄偉,前景作一巨石與主峰取得平衡,並以山腰的一線飛瀑,連貫上下氣勢。畫面下方的三分之一,兩側巨石之間開闢出一條留白的道路,一隊驢子馱著貨物,行旅的客商自畫面右側進入,正緩緩行進,點出了「行旅」的主題。

大山以極濃密如雨點般的筆觸密密構成,傳達了黃土高原大山緊密的質感,也有人稱這種點法為「雨點皴」用中鋒筆尖用垂直的短線點鑿而成那是中國山水畫上富陽剛之美的一種皴法。

《谿山行旅圖》構圖

(一)、中峰鼎立,中軸巨碑式構圖

《谿山行旅圖》是故宮的鎮院之寶。畫面樸實、穩定,這些特質從他的構圖看的出來,比如他的構圖是中軸式、巨碑式構圖,本身就有中正平衡的效果,相當對襯、而且居中。

(二)、主山(遠景)占畫面2/3,且幾近滿幅

這幅畫的尺寸很有趣,206x 103c m剛好是21。遠景山形圓渾,佔滿了畫面的2/3,遠山就是這幅畫的主角。他這種滿幅的效果,造成了永恆、穩定、包容的視覺感。

(三)、等比級數的比例造成視覺的跳躍

這幅畫還有著很獨特的構圖,前景、中景、遠景的比例剛好是139。等比級數的構圖比例,造成視覺的跳躍:一方面產生節奏感,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中軸主山的巨大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打個比方,我們看臺北101大樓,如果遠距離看,我們並不會覺得它特別高,我們只會覺得它比其他地方高;但是,你一到台北101底部,你就知道它有多高了。

這幅畫也是如此,遠景主山墨色跟前景一樣重,又非常巨大,他的強度其實比前景的石塊還要強,直接打到你的眼前,這時你好像被迫站在山腳下,但很有趣的是,雖然你好像站在山腳下,但是你不是,這裡還有一個很虛靈的雲霧,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距離有多遠;有修煉的人就知道,范寬運用了「移念到眼前」的概念。

三、《谿山行旅圖》筆墨技法特性

(一)、寫實與寫意-形神俱足

這幅畫雖然旨在將山的內在精神傳達出來,但一方面又很寫實,他將陝北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充分表現出來了。

(二)、創「雨點皴」

他創立雨點皴,就是為了表達山石的堅硬,使山的形體跟質感俱足。

(三)、用筆雄強老硬、強韌堅實

畫中的用筆都非常剛硬,但又很有韌性、很堅實。不管皴法或是輪廓線,都非常的堅實,宛若工匠的鑿刻。

(四)、輪廓線內側留白

范寬在山石輪廓線內幾乎都留了一道白,一般的山水畫家很少這麼做的。外國人一直詬病中國畫沒有光影的處理,好像畫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隨便畫,其實不是的。我們畫西畫時,都會處理反光,范寬在山石輪廓線內的留白,就像是反光線一樣;有修煉的人還能知道,在另外空間裡,有些東西是自體微微發光,他這樣的表現也有那樣空間的感覺。范寬一方面處理了石塊間的距離感,一方面也傳達了這樣的意涵。

四、密碼解讀-139代表何意?

(一)九層天乎?

中國人特別重視「九」這個數字,據說它是由龍形圖騰演變成文字,象徵著神秘與神聖。古代皇帝有「九五之尊」之稱,而帝王也喜用有「九」字的吉言,代表吉慶祥瑞,例如清朝雍正皇帝五十大壽時,就有「無量九尊」、「天保九如」、「禹貢九鼎」等物獻壽。

而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中,「九」是最大陽數,象徵著天,天有九層,九層天就是指天之極處。《黃帝內經素問》中也提到:「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因此推論畫中1:3:9的比例很可能與宇宙結構、與天之極處十分相關。

(二)三段景代表三種層次,象徵人和宇宙的關係與宇宙的基本結構 因為有了1:3:9的比例關係,讓我們似乎看到了這幅畫中「人」和「天」的關係與脈絡,畫中清晰的展現三種層次:

1、前景-凡俗世界

前景行旅二人在炎夏中打赤膊、扇扇子,四頭驢背駝重物、步履蹣跚。就好像塵俗的世界,人們有遠有數不盡的包袱,放不下的執著,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著。畫中旅人前行的道路似乎寬廣,但卻永遠無法提升層次,而且看不到天,因為連抬頭的時間都沒有。現世的人們也一樣,在這個層次中你感覺很自由,好像可以任意做很多事,可是你卻可能發現日復一日,你彷彿永遠在同一個平面上無法提升。

 

 

道路似乎寬廣,但卻永遠無法提升層次, 而且看不到天,因為連抬頭的時間都沒有

 

2、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層次

如果仔細看,你會看到中景畫幅左方的樹叢後有一位穿著僧侶袍的求道者。而這名僧人要從畫幅的左方翻山越嶺,經過危橋,在道路隱晦、叢林密佈中探求摸索,才能到達畫幅右方樹叢後的寺院。其實接觸過修煉的人們都知道修煉的困難,彷彿你一開始修煉就要面對觸及你心靈的真正考驗。中景象征著修煉者辛苦以求道、以及一道被遮掩的、不明的求道之路。

                                      中景僧人

 

3、遠景-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占畫面2/3的遠景主峰,是這幅畫中最獨特的部份。堅實渾圓的主山巨大無比,高聳入天之極處,這似乎表現著堅強的意志,象徵了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而祂一直恆常不變的注視著下方的生命。此外,山體兩側畫有流泉、飛瀑和煙嵐,似象徵著流動靈源;山頂密林於中景針葉林之上,除了畫出難以測量的高度,也傳達了極高無華的意涵。

如斧鑿般的雨點皴,鑿出山的實質與風骨,點點雨點,如細胞、如分子、如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畫家畫作時如彫刻工匠般,一點一點的,細心耐心但雄強的畫出,就如同修行一般,日復一日,勇猛精進。

遠景主山體旁直瀉而下的流泉,不斷流洩到中景,再奔入前景而越見寬廣,彷彿正說明著造物之恩如天降甘露,披及萬物。這道隱密深處的瀑布在畫中剛好位於寺廟的正上方,也就是暗示著「法源」、「道源」的流瀑與修行者的距離最為接近,傳達了「唯修煉得聞天音」的訊息。另外,此唯一能夠與主山體連結的流瀑細弱的泉聲,又如同是感知生命來自何方的一道細微線索。

                                               遠景主山體旁的流泉法源,道源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通天之道既窄且幽微,山勢(道體)如此之高,平面距離又難以測量,且無路攀登,人如何上得去呢?

小結

《谿山行旅圖》或許是范寬心中的宇宙結構簡單示意圖。更重要的是這幅畫其實是在呼喚著所有的觀者──回歸與昇華,而那也許正是你內心受到感動的真實原因。(http://www.dajiyuan.com)

范寬認為:「師古人,末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諸物,末若師諸心。」隱居的范寬,相較於受封了官職的朝廷畫家,似乎顯得落寞了些,可是正因為他不為塵世俗事所累,與自然不即不離,才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進而完成了《谿山行旅圖》等曠世钜作。
《谿山行旅圖》這件作品描繪在氣勢萬千的雄偉高山下,兩名旅者帶著一群小驢子在趕路的情景。這幅畫將大自然的宏偉、永恆與人類的渺小、短暫,刻劃得淋漓盡致。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在圖的右下角的樹叢中,有范寬的簽名。范寬必是感受到了山水的永恆偉大及人的微不足道,因此寧可將自己融於自然中,也不願自己的名字突出在畫面上,影響山水的和諧。
《谿山行旅圖》及其它山水畫作品,不僅匯集了宋代之前山水畫家的諸多成就,並且開啟了崇高壯麗、境界恢宏山水畫的全新視野,是非常重要的一幅畫作,開擴了中國高遠山水畫的意境,范寬堪稱是中國高遠山水畫的祖師。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而能自出機杼,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採用全景式高遠構圖,著名書畫家米芾在其《畫史》中說「范寬山水,顯顯如恆岱」。

范寬善用雨點皴積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宣和畫譜》)般的沉鬱效果,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元朝湯垕星評價稱「范寬得山之骨法」。但是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土石不分」,是其缺點。

范寬還善畫景,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

                         

《雪景寒林圖》 天津博物館

 

群峰屏立,山勢高聳;古木結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縈迴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秦隴山川雪後的磅礡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皴擦多於渲染,層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皺與蒼勁挺拔的組筆勾勒,表現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名款「臣范寬製」四字,隱於前景樹幹中,因年久字蹟漫漶不易辨認。關於此圖是否為范寬之作,近年在繪畫史家間尚有不同看法,它是宋畫中代表的重要作品。

 

http://www.aerc.nhcue.edu.tw/2-0-2/sung/Fan-K'uan/main.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蕭老師畫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