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談兒童畫:兒童繪畫與兒童心理發展

 

33939733_1711628218912848_1081988285762371584_o.jpg

 

學者LowenfeldBrittainEisnerPiagetHelgaEngH.Read、  BurtKerschensteiner等以年齡來區分學生繪畫能力及視覺美感發展,綜合整理如下

 

Viktor Lowenfeld的研究

 

1.錯畫期(2~4):一般的研究與看法。

 

2.前圖式期(4~7):象徵而圖式的表現第一階段,以圖案為記號的表現。

 

3.圖式期(7~9):正式加強圖式表現時期,顯示其圖式的意義,強調特徵與主觀。

 

4.初期寫實時期(9~11): 兒童的社會性意識萌芽的時期.有脫出圖式表現.想要瞄會像實物.

 

5.擬寫實時期(11~13) : 耍表現酷似寶物,但,不以大人遠近和陰影法,而以孩子式的表現,具有兒童韻味的作品最多的一個時期。

 

6.決心時期(15以後): 創作的表現停滯,多數孩子喪失繪畫的興趣

 

最初是塗鴉式的錯畫期,接著是圖像式的象徵表現,這式可分前、後兩期,兒童開始有繪畫表現的時期。接著是不以圖式的記號表現,而欲描寫的像寶物,這一期的開始不只直覺的表現還加上所知的,和已有的記憶。年齡稍大,意有所表達,但觀察不清,不懂明暗遠近,無法表現的像實物,統稱為擬寫實期,但也有把他分為前、後兩期,此時期洽在精神動搖的振幅較大的思春期。能趕過這一期,則一直前進。不能跨越則停止作畫。

 

兒童畫的特色

 

以下的特點可作為初步了解

 

1.      圖式性和幾何性:兒童繪畫活動中,以圖形表達某種記憶,自然產生一種手部運動,像是反覆的畫封閉的圈圈或是利用這些圖形有規律組合,像是三角形或是封閉的圓,和對稱的圖案。

 

2.      遺漏或添增視覺資料,濃縮主題:

眼前所見,畫起來會遺漏一些元素,像是畫人會忘記畫耳朵,兒童的表現通常是精要的濃縮主題。

 

3.      遠近大小比例不合邏輯:同樣大小的東西,兒童不會管遠近的道理,通常畫人比樹高,畫自己比其他人大。

 

4.      無「數」的概念:繪畫的對象就算很少,也可能含糊交代,像是畫房子繪畫無數的窗戶。

 

5.      愛用符號及慣用概念:除了愛用圖像式,也常用符號象徵某種東西,譬如,一條水平線分天地,三角形為山,用色方面則是,樹一定是綠色,水一定用藍色。

 

6.      運用裝飾性紋理:兒童作畫有莫大的興趣,他們愛用圖案裝飾畫面,像是小圈、小格子、波浪狀等,充塞他們要塗滿表現的區塊。

 

7.      想像的世界豐富:兒童的經驗與知識比成人少,但卻充滿想像力,因為不受社會規範,所以比成人有更多的勇氣與自由,想像的畫面是滿足非現實的欲望表現。

 

8.      主觀概念的色彩選擇;兒童對色彩的選擇也是主觀的,有些概念的習慣,會自然畫綠葉紅花,並非他們觀察到,而是一種主觀的創作的動力,只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畫好看,有時是偶然,有時為了找強烈的色彩感覺。

 

 

兒童畫是兒童的表現以及創作活動,而表現是人類的本能。

從幼兒開始,感覺知能及不斷的吸收周圍知訊作為慾望探索,雖然不是有意識的情感,但至少是生理需要獲得滿足的肌肉反應。

 

兒童的繪畫是綜合視覺與外在世界感覺的綜合,經由是感官的刺激,而視覺又比聽覺和觸覺快,因此,眼睛看到的更為容易學習,和累積成經驗。

兒童畫是一種遊戲,不完全符合狹義的美術價值,從遊戲中宣洩其好惡幾乎是兒童的全部,自由的表現他們的意念,無關美醜。

要了解兒童畫,除了多看、多欣賞,還要親身體驗兒童的創作過程,因此,陪伴、指導兒童,是最好的途徑,本人認為不需是美術工作者或是美術老師,只要有欣賞美術的基礎,深入了解兒童心理,認識兒童畫,凡是父母都可勝任。

 

20190312_o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蕭老師畫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